2013年1月2日 星期三

Pioneer BDP-450 3D藍光播放機開箱

2012/12/22傳言中馬雅的末日預言沒有成真,但我的3D夢想卻踏實的進行中,築夢的第一步,就是今天的主角──Pioneer BDP-450 3D藍光播放機。




玩HD的資歷早已超過10年,獨立的視聽室、1080P的投影機、高清播放機加上完整的7.1聲道,雖然都不是高檔貨,但基本的視聽條件都算齊全,也稱得上享受了。

這一次買新機,除了是計畫在明年春節前添購3D投影機,一步一步完成進階3D視聽環境;另一個主因是原本在視聽服役的播放機HDP-X1(俗稱:精研機),近來開始出現老態,不但有些MKV檔播不出來,很多藍光原盤的TS檔不是播著播著死當,不然就是索性連開都開不了,這些狀況越來越頻繁,也逼得只好儘快找尋替代品,雖然客廳還有一部海美迪的HD600B可以勝任,但是600B的REALTEK晶片卻有著畫質不夠好的死穴存在,平常在電視還看不太出來,但是放大到投影幕上就會原形畢露,所以前些陣子就開始爬文找新機。

從高價的OPPO 103(要價21000元)到POP HOUR A-400、對岸開博爾的A7等使用非REALTEK瑞昱新晶片的高清播放機,都在我的觀察名單內,可是選這播放機就像在選數位相機,新機種很多,選來選去,但卻沒一部是十全十美,完全符合需要的,往往都會陷入無法立即下手的困擾裡,OPPO 103價位高,無法播ISO檔;A-400是新發表的機器,可是韌體似乎還不完善,網路資訊也不多;而開博爾的A7也一樣存在韌體不佳的狀況,在左右為難的情形下,決定下手越獄版的Pioneer BDP-450。

其實BDP-450也不是很完美,從現有的資訊看來,它有著外掛字幕的支援度不高(僅支援UTF-8格式)、讀 USB硬碟速度慢MKV封裝的單檔支援度也不是很強等等問題,但是看在它是大廠牌、有藍光光碟機、可以透過NFS實現網路播放、原盤RIP出來的ISO和BDMV支援度高、使用Marvell晶片組畫質保證,重要的是有二組HDMI輸出,可以一組單獨接3D投影機,另一組輸出次世代音效給擴大機,可以不用換掉我既有無法支援3D的ONKYO 605擴大機,而且價格只有OPPO 103的一半,幾經考量,就在MY AV裡找到商家購入此機。

接下來,看圖說故事了.......

外箱包裝:很先鋒牌的STYLE,型號和支援類型都印在箱外


直接跳到機體和配件,彷彿是APPLE產品上身,除了播放機外,只附了一條電源線、HDMI線、原廠遙控器和一支配合越獄版操作的副廠遙控器,什麼說明書、保證書都沒有(商家說這機器由於是改韌體的水貨,所以沒有附,機器自然也不會有原廠保固


可以讀AVCHD、SACD、BD LIVE的光碟


藍光光碟機,雖然我連一片藍光都沒有,但以後應該會買一些來測試用


產地就不用多解釋


這就是很實用的亮點,影音分開輸出的二組HDMI,另外,都快進入4K的時候了,那些類比時代的AV端子、色差等都已經不復見了,只是連光纖輸出都沒了,好像有點偷雞


不用說明也看得出來左邊是原廠遙控,右邊則是很大陸高清機風格的越獄遙控器


越獄遙控器把常用的一些功能整合在一起,也有簡中的說明,按鍵配置需要再習慣一下


很殘念的是,二支遙控器都沒有夜光功能,在全黑的視聽室裡,最好多帶支手電筒或是手機在旁邊,雖然說遙控器使用久了就會熟悉按鍵位置,但是以上萬元的機器來說,這點是很不體貼又廉價的設計

【初步心得】

優點:
①畫質優異,經過比較後,BDP-450的畫質的確出眾,立體感十足。
②能播原盤菜單,有了原碟選單後,要選擇字幕和場景都方便很多,選單畫面也華麗很多。

缺點:
①讀取USB外接硬碟速度超慢,如果要從外接硬碟看片,不誇張,從開機到可以讀取硬碟檔案粗估要3分鐘以上,而且尋找讀取硬碟中,所有按鍵都無效。
②介面操作不人性化:相較於SIGMA和REALTEK晶片的播放機,BDP-450的操作介面難用至極,反應也頓頓的,一直很不適應它的節奏。
③單檔的影片按停止後,畫面就只會停在PIONEER幾個大字,還要按一下〞媒体中心"才會切回檔案資料夾,雖然只是多一個動作,但就是不夠人性化。
沒有搜尋影片時間點的功能,原盤還可以叫出選單選章節,如果是單檔就只能用快轉,雖然有達32倍快轉,但昨天只試了一部「神鬼認證4」,32倍就死當了。
⑤不支援有次世代音效的MKV檔。



三大晶片大亂鬥

【視聽環境】
投影機:SONY VPL-HW10
AMP:ONKYO TX-SA605
喇叭:JM LAB很久很久的系列

【測試機】
1.PIONEER BDP-450
2.CINE CLUB HDP-X1
3.HIMEDIA HD-600B







1.開機速度:在不外接USB硬碟時,播放NFS檔案還滿快的;簡單測試了一下三部在接USB 3.5吋2TB硬碟時的速度,從開機到可以操作片單時為準,以上只是很簡單的測試,實際上會還是有些出入。
BDP-450:約44.8秒>HD-600B:約43.1秒>X1:約36.2秒

2.操作介面:這真得BDP-450很大的一項缺點,當然啦!它本身原只是一部單純的藍光播放機,若要在介面上和一般高清機比的話,是有些強人所難,也不太公平,但對於用慣高清機的我們還是會因為這麼僕實的介面感到很不適應


3.檔案支援度:
之所以會買BDP-450,一方面是X1狀況越來越多,很多原盤都顯得力不從心;二方面是為了將來升級為3D環境,而另一部HD-600B雖然各方面表現可圈可點,但是它的畫質還是留在客廳看50吋電漿就好了。
初次試播了我主要收集的檔案格式,包括ISO、BDMV、REMUX的TS、1080P和720P的MKV,DVD和RMVB完全沒有在我的片單裡,大致上支援度還算OK,成功率約9成,不過這種比例完全不能和REALTEK的HD-600B相提並論,這點REALTEK的機器真得太強了。

4.字幕:
唉!這二天試下來,這點真得令人超頭大,除了得為了它先把所有的外掛字幕改成冷門格式UTF-8(包括OPPO103及其它播放機都可以讀ANSI編碼)的大工程外,以下列出各種狀況:
①普羅米修斯BDMV(內建中文),在網路NFS情形下叫不出來。
②同樣是完整原盤的BDMV,「青春煉獄」的內建中文可叫出、「痞子英雄」的內建就死都不出來。
③「科學怪犬」原盤BDMV,用了同名稱外掛字幕卻怎麼也叫不出來,為了看這一部,在大家面前搞了許久,最後只能另請高就,再把年老力衰的X1請出來就一路順暢到底,雖然沒有了華麗的原盤選單......
④雖然有設計字幕的功能選單,但是使調整字幕時間時,畫面沒辦法帶出微調的秒數選項,完全不知該怎麼調。
⑤只要是單檔的外掛字幕,用遙控器做切換時,同一條字幕會出現〔曲目1〕和〔其他〕二種選擇,曲目一的字型會很奇怪,有點扁又有紫邊,難看極了,而〔其他〕的字型就漂亮許多,如下圖(左邊是曲目1、右邊是其他)


5.【畫質比較】
BDP除了支援3D和雙HDMI的優勢外,最重要的畫質是否真如大家所說的精彩,我就用圖來說明,其實在單一機器分別播放下,一般人真得很難去比較出那一部機器的畫質的好壞,我當然也分不出來,但從照片比較後,還真得有差呢!
1.最近最夯的話題片「攔截記憶碼」原盤BDMV,P.S.這一部X1完全播不出來,畫面卡在LOADING 00100.m2ts就死機了



2.「神鬼認證4」 REMUX的TS檔


3.「惡靈古堡5」REMUX的TS檔


4.來放大蜜拉的特寫,差別更為明顯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